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发生的各种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件,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将迫在眉睫。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的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
“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乐观自信,这样的人才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
2011年5月25日,是我们西安音乐学院第一届心理健康周,主题是“关爱生命 修护心灵”我很荣幸的听取了长安大学丁教授的讲座,增进心理健康,拥有彩虹心情,对于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懂得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面对大学生常有的心理问题,调整心态进行自我完善,掌握科学的方法,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进行合理的自我调试。通过讲座的学习,让我不禁想到马加爵事件,张超杀人碎尸案,“我爸是李刚”还有发生在我们学校的药家鑫事件这些惨案。这不仅仅是法律意识淡薄,对人性的藐视,最基本的是心理健康的认知错误,对于事件的认知失真,例如:绝对化的要求,过分的概括化,灾难化,心里过滤。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是一个人的思想与信念,同样的一个事件,由于不同的信念,便造成了截然不同的行为结果,这也是埃里斯的ABC理论。我们的一切痛苦的唯一原因都来自歪曲事实的想法,我们要为制造的情绪反应和困扰负责。
我们应完善自己的认知,拥有理性的思维,客观、全面、辩证的看待事物。有良好的资源取向和积极的赋义,还有一个宽容的心。卡内基说过20%的专业才能加上80%的人际关系心理因素,构成成功,所以我们取得成功需要的是学术职业和心理。作为现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管弦系2010级 王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