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音乐学院首次赴欧演出侧记
2010年5月5日,对于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经过半年的筹备与策划,两个多月的密集排练,交响乐团启程,开始了首次赴欧演出。
清晨六点,大家聚集在学校南北楼之间,为防止行李丢失,乐团特地为大家分发了黄丝带作为标记。大巴车满载着期待在淅淅沥沥的雨点中驶出了校门。
我们在北京机场经过转机到达了法兰克福机场。由于出行前经过多次的开会教育,我们出关时十分顺利。乘坐了七个小时的大巴之后,我们于法国当地时间6号凌晨一点到达了第一站里尔。里尔是法国第四大城市,但这里并没有大都市的车水马龙的喧闹。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和法国梧桐在风中沙沙的耳语声带给我们别样的爽朗感受。经过两天的休整,大家适应了时差,5月7日,我们迎来了在欧洲的第一场演出。演出地点是在一个专门为音乐会特别改造的古堡中进行的,房间四周布满落地窗,自然界的美丽风景成为了音乐厅的墙壁,彩排过后,大家享用了一顿欧式冷餐,八点钟观众们陆续进场,八点半,在中提琴声部孤寂的歌声中,音乐会拉开了序幕。第一首作品是我院校友,现为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终身教授的张豪夫先生的作品pasacalia。这是一部为弦乐队谱写的曲子,各声部在赋格中缠绕纠葛,形成连绵不绝的旋律线,在缓慢地加速中最终分裂成点点碎片,在强烈的声部对抗中撞击、爆炸,乐曲达到顶点,最后在二提与中提塑造出的如废墟一般荒凉的背景中,首席小提琴孤独无奈的唱起了主题,在逐渐走远的声音中结束了全曲。此曲短小精致、意味悠远,运用了大量的现代技法又能满足听觉审美,一曲结束后观众对作曲家以及乐团的出色演奏报以热烈的掌声。更让我们觉得荣幸的是,作曲家本人也特地赶来欣赏音乐会,并对我们的演奏给予了肯定。接下来旅法大提琴演奏家高学文与乐团合作演出了圣桑大提琴协奏曲,他沉稳踏实的台风博得了观众的认可,接下来他又用二胡在弦乐的伴奏下演奏了中国名曲《良宵》与《赛马》。里尔的观众们被“东方的小提琴”所征服,上半场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下半场是欧洲的传统曲目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这首作品素来是交响乐团的试金石,我们在排练时就对它十分重视,排练细化到每一个谱台,为保证质量,乐团还特意请来旅美指挥家朱其元以及中国爱乐乐团的首席吴阳对排练给予指导,可以说在演出时乐团每一个人都是充满信心的,演奏的过程就是享受的过程;而台下的观众也被乐团的充满朝气与激情的演奏所感染,音乐会结束时出现了我们所没有预料到的场面,在指挥Lederhandler先生三次谢幕后并把首席领下台去的情况下,观众竟然丝毫没有退场的意思,掌声仍一浪高过一浪。虽然乐团成员不乏经验丰富的老师,但是这样热情的观众恐怕也是很难遇到的。指挥联系谢幕七次,观众仍不能罢休。在掌声持续了20分钟后,乐团团员陆陆续续退场,观众才作罢。
里尔演出的热情还未退却,第二天(5月8日)早上八点我们就踏上了前往巴黎的路。在巴黎的一天行程我们在塞纳河上乘船饱览了两岸的美景,欧洲的建筑给大家带来强烈的震撼。巴黎不愧为享誉世界的名城,它兼具了帝国的霸气与浪漫之都的艺术情怀,深深吸引着大家。之后我们有参观了著名的卢浮宫与巴黎圣母院,在欧洲艺术的熏陶中度过了一天。
5月9日,我们跨越了法国、比利时国境进入德国境内,于晚上八点半来到了德国北部城市吕贝克。这座精致的小城安静、闲适,大家都对这里的氛围喜爱有加。吕贝克音乐学院虽小但是利用率极高,一切井井有条,处处能够看出德国人处理事情的严谨与细致。5月10日,排练开始。我们在这里的演出有幸邀请到意大利西西里歌剧院单簧管首席Vencenzo Paci担任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独奏。他精湛的技术,非凡的控制力、严谨的演奏以及纯正的风格把握让我们啧啧称赞。在排练的间歇,吕贝克的老师热情的带领我们参观校园,并为我们介绍校园的建筑。原来这里也不乏历史悠久的老建筑,同时又参杂着众多的现代元素,给人强烈的时空交错的感觉。在参观时,我们还进入琴房与多位老师与学生交流,其中还看到了在国内不多见的管风琴的演奏,让我们大饱眼福。11日晚上八点,在赵季平院长与吕贝克音乐学院院长吕姆希尔德教授互诉友谊的简短话语后,音乐会正式开始。音乐厅良好的声音条件更激发了乐团的创作欲望,上半场以Vencenzo Paci出色的演奏结束,下半场开始,我院教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陈勇演出了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咏叹调以及他自己创作的艺术歌曲《海恋》。他获得多个国内外大奖,曾多次受邀出访欧洲,参演了多部歌剧,在其中担任男主角。当他以饱满深情的演唱结束演出时,台下的观众爆发出“bravo!”的欢呼声。之后,乐团再次奏响贝七交响曲,再续里尔演出的成功。指挥三次返场之后,再次加演了贝七的末乐章,在酒神的狂欢中为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次赴欧演出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12号清晨,吕贝克下起了倾盆大雨,似乎是在挽留我们。大家也恋恋不舍的向在这里结识的朋友道别,踏上了归途,结束了这次难忘的欧洲之旅。